宣威霖森现代农业产业园介绍

发布时间:2024-11-22 15:49:30

一、公司介绍

宣威市霖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,是一家集生产、研学、旅游+森林康养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。园区采取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、统一管理、互惠双赢的建设机制和“党建+公司+合作社+农户+脱贫户”的发展运营模式,紧抓东西部协作的有利时机,以沪滇协作项目为引窝蛋,不断争取项目支持和企业参与力度,高起点、高规格谋划发展,最终实现易地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、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和打造生态、绿色、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目标。同时在党建引领下紧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充分利用城乡结合部优势,重点打造2.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,以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工人、培植一批专业大户、壮大一批集体经济、带动一批关联产业为目的,为乡村振兴夯实发展基础。


一、基本情况

园区规划占地约5000亩,总投资约6.68亿元,实行统一规划、分期建设。一期重点培育产业、示范带动,建成果蔬基地2000亩,配套建成苗木组培实验室、冻干车间、展销中心、分拣车间、冷库等设施。二期着力提质增效。规划面积3000亩,与中国农科院、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入开展技术合作,引入新品种、集成新技术,建设苹果、蔬菜、草莓等智慧农业示范区。三期完善业态布局,新建餐饮、休闲、观光、露营等设施,配套劳动教育实践,打造一二三产深度融合、产加销一体、吃住游购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。

二、推进情况

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.3亿元,其中政府项目资金1.05亿元,含沪滇协作资金5560万元。企业投资1.25亿元。

政府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,以建设固定资产为主,产权归复兴街道所有。

当前一期已基本建成,包括苹果种植1000亩,蔬菜种植1600亩,空中草莓园4.5亩。设施配套包括苹果防雹大棚525亩,蔬菜种植大棚730亩,生产道路硬化8.3公里,农业智慧灌溉系统、组培实验室、冻干车间、冷库、分拣车间、产品展销中心和幼苗雾化大棚。

正在推进农旅融合,包括民宿、景村融合示范等建设。

三、运营情况

建园以来,园区坚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,不断增加“造血”功能。当前主要运营板块包括:

1.苹果种植。当前苹果种植面积为1000亩,其中原老品种300亩,新品种700亩。2021年,老品种产值为150万元,2025年扩展种植的新品种700亩进入丰果期,预计产值可达1000万元,产值增加约6倍以上。

2.草莓种植。草莓种植主要以采摘体验为主,有“空中草莓”4.5亩,普通大棚种植15.5亩。预计产值为60万元以上。

3.蔬菜种植。分为三个部分,一是大棚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约600亩,主要种植西兰苔、甘蓝等应季蔬菜,2025年预计产值约1400万元;二是保温大棚种植水果番茄等300亩,2025年预计产值1600万元;三露天蔬菜种植约400亩主要种植露天蔬菜,2025年预计产值300万元。

4.组培实验室。于2023年12月开始运行,目前已培育苹果苗10万株、山桐子苗15万株、草莓苗10万株,预估2025年产值约100万元。

四、建设成效

2021年建园以来,园区秉承带动安置区搬迁群众增收理念,不断为安置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产业帮扶,增加搬迁群众和安置区集体经济收入,2024年,产业园共带动周边及复兴佳园安置区群众稳定就业务工300余人,其中复兴佳园搬迁群众160人(含三类监测对象和1.1万低收入群众60人),每年提供零工岗位4万余个。全年实现群众土地流转增收173万元、就业增收848万元。实现社区集体经济增收408万元。在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主要采用的联农带农方式包括:

1.土地流转:由社区收储农户土地(1000元/亩),流转给霖森产业园(1200元/亩),流转期内,每5年递增200元/亩。实现社区、农户均有收益。当前,已流转土地727户1731亩,年土地流转费用207.72万元,其中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4.62万元,兑付农户173.1万元。

2.劳务用工:产业园劳务用工优先保障复兴佳园安置区群众、街道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,2024年,带动复兴街道辖区内三类监测对象32户103人全覆盖帮扶,77户1.1万元以下低收入家庭至少1人就业。

3.订单收购:针对复兴佳园及周边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,采用收集松针、腐殖土等订单收购办法,与霖森农业签订订单收购合同,松针、树叶以40元/立方米的单价回收,2024年回收松针、树叶腐殖土约1000立方,带动复兴佳园脱贫户2户增收4万元。

4.苹果委托代管、代销:针对复兴佳园监测对象,弱劳动力、半劳动力或无劳动力群众,与霖森签订苹果管护、代售协议,每人管护代售20-50棵苹果,售卖时节看管代卖,每棵提成收益100元,2024年有70余户签订了代管、代销协议,增收35万元;

5.技术入股分红:有一定文化水平的,园区采用技能培训,培训合格的学员,与园区签订技术指导合同,划片区为责任区域,以300元/亩的指导费用作为技术入股分红。该措施正在谋划实施中。

五、下步谋划

园区从2021年产值约300万元,到2025年预估总产值可达4800万元,正在逐步进入规范化、科技化正轨,下一步,重点谋划以下几个方面:

1.推进二、三期建设。二期重点谋划设施农业,推进400亩露天蔬菜大棚建设,不断增加农业附加值。三期重点谋划产业布局,以扩展种植业态为主,推进园区整体建设。

2.谋划旅居产业。按照云南旅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规划,结合园区在建民宿和下关冲景村融合发展,从业态布局、服务保障等方面着手,超前谋划旅居产业。

3.着力品牌建设。不断打造以霖森为主的农业产品品牌;提高知名度和牌品附加值;

4.转型种植模式。到2025年年底,实现蔬菜种植从绿色到有机的转变,打造高品质蔬菜供给基地;

5.创新产业升级。参照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建设,不断完善相关设施,力争建设成为”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、国家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等。

6.提升服务管理。结合园区现状,规范、提升园区管理,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。

7.探索联农带农。保持初心不变,以带动安置区群众增收为目标,不断探索新的、有效的联农、带农、助农方式(5221模式)。

同时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、实现大规模与小生产相结合,提升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,有效提升农业教育综合质量,传统文化教育,丰富群众日常生活,提升乡村人居品质,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满足感,为乡村振兴发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。

园区规划紧密结合习总书记云南考察时提出“争做生态文明排头兵”的指示精神,以碳中和、碳达峰、零碳、绿色为主旨,到2025年园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,公司重心将由建设调整为运营。同时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范围,加快推进农旅融合、康养教育等后续发展,沿袭公司总战略目标以有机苹果种植、有机蔬菜种植、种苗培育、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、农旅结合、康养为主,滨河观光带、网红打卡地、纤插苗科技培训大棚、核心文化广场、游客体验中心、科技服务展厅、农家书屋、党建园地、林下互动体验区、生态农庄餐饮区、民宿霖森森野度假村和温泉疗养中心、苹果小镇等业态项目确保于2025年全部完成。

园区介绍

About